每一枚洱海鱼鹰蛋承载着一份生态与文化平衡的希望,通过认养,您将见证新生命的诞生,共同守护一个特有的文化。
20天+
孵化天数
6户+
养殖户
4000年+
洱海鱼鹰文化历史
20年+
鱼鹰寿命
守护千年渔猎文化,保护洱海生态平衡
剑川和祥云出土的战国时期鱼鹰铜杖首等文物,证实了洱海白族与鱼鹰的早期联系。当时鱼鹰驯养已融入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
这一时期是洱海鱼鹰捕鱼产业的巅峰,大规模使用鱼鹰捕鱼成为主要渔业生产方式。
渔民继续使用鱼鹰捕鱼,并形成专门的鱼鹰饲养群体,传统得到延续。
从 1985 年到 2000 年,受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影响,养殖户从 70 余户减少到 10 户。2009 年,洱海鱼鹰驯养捕鱼成为省级非遗,但 2015 年相关政策调整后,传统面临新的挑战。
选择适合您的认养方案,成为洱海鱼鹰的守护者
适合初次尝试,见证生命诞生的关键瞬间
推荐参与时间:2 月 - 4 月,小鱼鹰破壳期
适合希望参与育雏全过程并现场互动的认养人
推荐参与时间:1 月 - 6 月,涵盖配对、孵化、小鱼鹰训化期
适合愿意深度参与成长全过程与文化传承的认养人
推荐参与时间:12 月 - 次年 6 月,覆盖鱼鹰全年育雏全过程
简单四步,成为洱海鱼鹰的守护者
根据您的时间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认养方案
提供您的基本信息和认养意愿
通过安全支付渠道完成认养费用支付
收到认养证书和相关资料,开始您的守护之旅
探索洱海鱼鹰的更多内容
洱海鱼鹰每年冬季繁殖一次,雌鱼鹰平均每两天产一枚淡蓝色的长梨形蛋,一窝可产 1-6 枚。孵化期为 28-32 天,破壳而出的小鱼鹰浑身光溜溜的,需要父母精心照料。
小鱼鹰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逐渐长大,从光秃秃的雏鸟到长出羽毛,最终学会捕鱼技能。洱海鱼鹰寿命可达 20-30 年,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活。
洱海鱼鹰以其精湛的捕鱼技艺闻名,它们能够在水下灵活游动,捕捉鱼类。这种人鸟共生的捕鱼方式已成为洱海独特的文化遗产。
主要行政区
洱海鱼鹰文化发源地
鱼鹰养殖房
洱海鱼鹰捕鱼表演
听听那些参与洱海鱼鹰保护的人们的故事
从事鱼鹰捕鱼 30 余年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以鱼鹰为生,它们就像我的家人。鱼鹰表演收入现在不如从前,但通过认养项目,我们不仅能够继续传承这项传统技艺,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
参与鱼鹰保护项目 5 年
"我第一次看到鱼鹰捕鱼就被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深深打动。通过认养项目,我不仅能够定期收到鱼鹰的成长动态,还能亲自参与到保护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洱海生态文化研究专家
"鱼鹰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认养项目,我们不仅能够保护这一物种,还能收集到宝贵的研究数据,为洱海的生态文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地土著
"作为一名当地人,通过认养项目,能让更多人来到我们沙村,还能将沙村珍贵的鱼鹰文化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了解更多关于认养洱海鱼鹰蛋的信息
根据您选择的认养方案,我们会定期向您发送鱼鹰蛋和幼鸟的照片和视频更新。选择半载守护和全年守护者方案的认养人还可以参与现场互动活动,近距离观察鱼鹰。
认养费用主要用于鱼鹰的饲养、渔民补贴以及环保教育活动等方面,确保洱海鱼鹰及其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选择全年守护者方案的认养人可以获得鱼鹰命名权。渔民会根据认养的鱼鹰蛋匹配个体,并在幼鸟成长过程中使用您提供的名字。
认养期结束后,您可以选择续约继续支持,或者结束认养关系。无论您做出何种选择,我们都会向您发送一份完整的成长报告,记录鱼鹰的成长历程。
选择半载守护和全年守护者方案的认养人可以参与鱼鹰喂养体验活动。活动日期会提前通知,您需要提前预约并确认参与。活动中,您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近距离观察并参与鱼鹰的喂养过程。
感谢这些机构对洱海鱼鹰保护项目的支持
获取洱海鱼鹰保护项目的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绝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